母婴电子产品企业聚智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企业以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为核心业务,早在今年1月就首次尝试上市,但遗憾的是,当时的招股书最终失效。
自2016年推出自有品牌以来,聚智科技凭借婴儿监护器这一主打产品,实现了从千万级营收到4.62亿元的飞跃。然而,如今的聚智科技却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业绩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且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和亚马逊平台。与此同时,美国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30%关税压力,都使得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
聚智科技的创始人刘强,是一位典型的“草根创业者”。他早年在深圳迅骏电子担任销售员,这段经历让他对电子消费品市场有了深刻的理解。2005年,刘强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深圳倍耐特,初期业务涵盖液晶屏、触控屏等技术开发与销售。2008年,倍耐特开始专注于2.4GHz无线音视频传输解决方案的研发,并专门面向婴儿监护器领域。2011年,公司进一步打通硬件环节,启动LCD显示屏自主生产。这些技术积累,为聚智科技切入婴儿监护器赛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强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短板:主流婴儿监护器价格偏高,且存在信号不稳、画质差等问题。于是,在2016年,他决定聚焦这一细分领域,推出“Hello 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并选择亚马逊作为核心销售渠道。凭借“技术更优、价格更具竞争力”的策略,Hello Baby很快打开了市场,销量逐年攀升,业务版图也扩展至北美、欧洲等全球市场。
然而,业绩的增长并未持续加速。近年来,公司的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了明显下滑。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仅为6%,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跌了13.6%。业绩疲软背后,是公司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以及新生儿规模萎缩和关税压力带来的双重挑战。
在产品端,聚智科技深度绑定婴儿监护器,而在销售渠道上,则重度依赖亚马逊平台。这种“单条腿走路”的模式,使得公司在面临市场变化时显得尤为脆弱。一旦婴儿监护器市场遇冷,或者亚马逊平台规则调整、佣金上涨,都将对聚智科技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打破这种困境,聚智科技此次赴港上市,试图以资本为杠杆,在产品、渠道、技术等多个维度同时发起冲锋。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销售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研发新产品、采购新生产设施所需设备及机器等多个方面。然而,这场突围能否成功,还充满不确定性。毕竟,公司首次递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且现阶段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拓展新渠道,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前夕,聚智科技的运营主体聚智湖北却进行了两次分红,合计2620万元。这些分红落入了创始人刘强和其妹妹刘艳的“口袋”中。然而,分红后公司现金流收紧,截至2025年4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739.5万元。这无疑增加了公司上市的不确定性。
创始人刘强80%的绝对控股权也可能让潜在投资者产生顾虑。在外部资本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公司战略是否会过度向创始人利益倾斜,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聚智科技并未放弃上市的努力。对这家企业来说,上市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打破“单条腿走路”的困境,实现多元化发展。然而,这场向着资本市场发起的冲击能否真正抵达彼岸,仍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