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MUJI读音引热议,品牌命名背后的营销哲学

时间:2025-08-20 03:44:2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无印良品”商标争议在网络上掀起波澜,而随之引发的一个趣味讨论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MUJI究竟应该读作“miu鸡”,还是“母鸡”?

MUJI这一名称源自日语,全称“無印良品”,其罗马音为MUJIRUSHIRYOUHIN,简写即为MUJI。从日语发音的角度理解,“MUJI”的正确发音更接近“mu(一声)ji(轻声)”,尽管“母鸡”的读法并不完全准确,却因朗朗上口而广为人知。而部分消费者误读为“miu鸡”,或许是因为将MUJI视作英文单词时,“u”常被读作[ju],如英文单词cute发音为[kju:t]。

事实上,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其名称的翻译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品牌选择直接音译,如运动品牌adidas译为阿迪达斯,奢侈品品牌DIOR、LOUIS VUITTON分别译为迪奥、路易威登,而Ralph Lauren则译为拉夫劳伦。这些品牌名称本身并无特殊含义,音译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便捷方式。

有些外国品牌名称虽蕴含特定含义,却同样采用音译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其日语发音“Yunikuro”近似“尤尼库洛”,中文名“优衣库”不仅在发音上巧妙对应,且“优”字让人联想到“优质”,“衣库”则直接点明其服装属性。而快餐品牌Subway,本意是“潜艇三明治”,若直译为“潜艇三明治”显然不够贴切,而“赛百味”则既传达了美食属性,又给人以美味联想。

当然,并非所有外国品牌都选择音译。一些品牌选择意译,如快餐品牌汉堡王直接翻译为BUGER KING,苹果翻译为APPLE,石油品牌壳牌则直接从SHELL翻译而来。然而,尽管这些中文名经过精心考量,但在线下门店中,尤其是门头设计中,中文名的身影却鲜少出现。例如lululemon的中文名露露乐蒙,就几乎未在店内展示。

然而,并非所有外国品牌都追求这种距离感。对于一些平价商超品牌而言,如何将外国品牌的“洋身份”与本土化相结合或许更为重要。例如法国超市品牌家乐福,其招牌上中文与英文并存,甚至有些招牌上的中文更加显眼,这样的中文名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日常生活消费场景中,亲切感同样重要。

归根结底,品牌名的最终目的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推动消费。然而,真正决定消费选择的,从来不是品牌名字本身,而是产品本身的质量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