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米AIoT业务领跑上半年增长,雷军“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显成效

时间:2025-08-20 04:08:09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小米集团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AIoT(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的强劲表现。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总营收达到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毛利为515.07亿元,同比增长46.2%,均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在上半年保持了稳健增长,收入达到961.32亿元,毛利为115.02亿元。然而,真正撑起小米增长的是AIoT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7%,达到710.51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其毛利168.76亿元也超越了手机业务,成为公司利润贡献的第一大板块。

回望十年前,雷军与董明珠的“10亿赌约”让传统制造与互联网模式的碰撞成为热点话题。此后,两家企业在技术路线和市场份额上的竞争持续升级。今年3月,格力将其全国门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试图以个人品牌绑定家电业务。

相比之下,小米通过构建“手机×AIoT×智能汽车”的生态协同,成功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业务增长。财报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小米从单一手机厂商向覆盖“人车家全生态”的科技集团转型的成果。

尽管小米的手机业务依然是其生态的核心入口,但这项业务在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压力。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8.9%,出货量增长3%至4180万部,平均售价也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大陆高端机型占比的提升。然而,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微降2.1%,受到境外市场中低端机型拖累,尽管中国大陆出货量逆势增长,但整体增长动能已显疲态。

面对行业共性挑战,IDC的报告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4%,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国内手机市场的结构性分化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战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小米通过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的逆势增长稳住了手机业务的基本盘。但手机业务更多体现为生态入口价值,而非高增长引擎。相比之下,AIoT业务站上了主舞台,成为小米增长的新动力。

今年5月,雷军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家电业务已成为小米的战略性业务。如今,半年报数据证实了这一战略的成效:AIoT业务上半年收入达710亿元,同比增速超50%,毛利率远超手机业务,从配角晋升为增长主角。

AIoT业务的增长动能持续强劲,第一季度收入同比激增58.7%,得益于中国大陆市场的全面爆发。智能大家电、可穿戴产品和平板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第二季度,AIoT业务再创新高,智能大家电延续高增态势,可穿戴产品增速加快,平板业务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加速。

技术层面,AIoT供应链相关企业指出,2025年上半年DeepSeek掀起的大模型浪潮推动了AI与智能家居的融合,AIoT产业迎来了设备本地AI技术赋能的新趋势。这与小米AIoT的场景化布局高度契合,设备间通过智能场景联动提升用户黏性。

从竞争格局看,互联网品牌在AIoT领域的生态协同优势显著。小米的AIoT业务不仅撑起了公司增长的第二曲线,还体现了雷军将AIoT作为战略性业务的承诺。

小米的汽车业务虽然仍处于投入期,但其规模效应已逐渐显现,毛利率逐步提升,净利转正的拐点愈发接近。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概念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行业专家评价道,小米的生态布局是应对市场分化趋势的关键。用手机保基础、AIoT提利润、汽车拓边界,小米初步完成了从单纯卖硬件到提供“人车家全生态”服务的转型。在行业普遍遇到增长天花板的当下,这种生态模式不仅扛住了单一业务的波动压力,还为长期发展打开了持续释放红利的空间。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