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投资界掀起波澜的最新动态中,OpenAI上市的消息再次成为焦点。近日,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对外释放信号,表示公司正考虑未来某个时间节点的上市计划,这一言论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OpenAI的上市议题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其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近期的一次媒体访谈中坦诚,尽管他亲自掌舵着公司的多项关键战略项目,但他自认并不具备上市公司CEO所需的全面管理能力与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感知,因此对公司上市后是否继续担任CEO一职持谨慎态度。不过,他确信OpenAI最终会走上上市之路。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OpenAI自成立以来便备受瞩目,微软等重量级投资者早期便对其青睐有加。尤其是ChatGPT的推出,让OpenAI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站稳了脚跟,估值也随之飙升。今年早些时候,OpenAI宣布在一轮由软银集团领投的融资中筹集到400亿美元,估值跃升至300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轮融资附带了一项条件:OpenAI需在2023年年底前转型为独立的营利性公司,否则将面临投资缩减的风险。
回顾OpenAI的发展历程,其最初以非营利组织的身份亮相,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然而,随着大型模型训练对计算资源的需求激增,OpenAI开始寻求更多资金支持。2019年,为了吸引投资,OpenAI设立了营利性子公司,并从微软那里获得了10亿美元的注资。当时,OpenAI为营利实体设定了“利润上限”,确保首轮投资者的回报不超过其投资的100倍,超出部分将回归非营利实体。
去年,OpenAI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拟转型为公益企业,以期摆脱非营利架构的限制,吸引更多资本。然而,这一计划遭遇了来自监管和社会各方的重重阻碍,迫使OpenAI调整策略。今年5月,OpenAI宣布将继续由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同时推进营利性部门的结构调整,将非营利子公司转变为公益企业。这一新策略为OpenAI未来的IPO铺平了道路,但能否成功上市还需视公司准备情况和资本市场环境而定。
就在近期,OpenAI的估值再次传来新动向。据外媒报道,OpenAI正以约5000亿美元的估值与现任和前任员工就潜在的股票二次出售进行初步谈判。若这一交易成功,OpenAI的账面估值将较之前的3000亿美元增长三分之二,有望超越SpaceX,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独角兽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OpenAI正同时推进两笔交易:一笔是由软银主导的融资交易,估值为3000亿美元,预计年底完成;另一笔则是员工股份在二级市场的出售,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
那么,作为一家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OpenAI为何能拥有如此高的估值?有投资者分析认为,这主要基于对ChatGPT未来用户规模的乐观预期。假设全球ChatGPT用户能达到20亿,每位用户每月贡献5美元收入,那么年收入将达到惊人的1200亿美元。然而,最新数据显示,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数虽已突破7亿,但付费用户仅占10%,年化收入仅为120亿美元,与预期尚有较大差距。
尽管如此,市场人士仍看好OpenAI的未来发展。他们认为,AI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市场对AI企业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若OpenAI能成功上市,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速业务扩张,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的今天,OpenAI的每一步动向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其上市计划的推进,无疑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数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