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车市步入2025年上半年的动荡期,市场格局显得尤为复杂多变。价格战持续燃烧,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上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技术迭代速度令人目不暇接。这一系列挑战,使得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众多企业面临增长瓶颈。
然而,在这一片混沌之中,吉利汽车却犹如一股清流,逆势而上,交出了令人瞩目的半年业绩。根据最新发布的半年报,吉利汽车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达到了15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创下了近三年中期的最高纪录。与2023年的731.8亿元和2024年的1073亿元相比,这一成绩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
在盈利表现方面,尽管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了14%,但这主要是受到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因素的影响。若剔除这些非核心因素,吉利的核心归母净利润实际上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了66.6亿元,同比激增102%。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吉利在核心经营层面的强劲盈利能力。
吉利上半年的毛利总额达到了247亿元,毛利率为16.4%,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吉利主营业务的强劲造血能力,也标志着其盈利质量的显著提升。吉利汽车的稳健表现,无疑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吉利旗下的高端豪华品牌阵营同样表现出色。领克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5.41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更是高达8.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34%。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领克品牌向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和实力,也为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极氪品牌,作为豪华纯电领域的新锐力量,上半年累计销售9.07万辆,同比微增3%,持续巩固着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优势。
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和燃油车领域的双重发力,为其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上半年,吉利燃油车销量达到68.4万辆,其中国内销量47.4万辆,同比增长21%,在国内燃油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有率达到了8.7%,并连续九年稳居中国燃油车自主品牌销量榜首。在价格战对燃油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无疑是对吉利产品实力和市场洞察力的最好证明。
吉利的技术创新,是其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智能化、电气化成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当下,吉利以“技术落地速度”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集团上半年内集中发布了多项核心技术,如神盾金砖电池、雷神AI电混2.0、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等,形成了全方位的技术壁垒。这些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高价值属性,也让吉利从“硬件比拼”进入了“生态竞争”的新阶段。
吉利汽车的稳健发展,得益于其长期主义战略定力的坚守。在多数企业因市场变化频繁调整方向的背景下,吉利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坚定的执行力度。从去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开始,吉利就一直在稳步推进“一个吉利”战略的实施,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协同,实现了高端新能源板块架构的重塑和主流市场布局的优化。
在用户运营层面,吉利构建了全域AI生态体系,打通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这一体系让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用户需求,反向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例如,吉利通过持续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不断优化FlymeAuto智能座舱的交互逻辑,提升用户体验。
吉利汽车的韧性,源于其强大的体系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资源整合、技术协同、品牌运营等多个维度上,形成了“多效合力”的效应。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吉利凭借这一效应成功实现了高质量增长,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