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北京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明星效应难撑,蜡像馆生意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09 21:16:5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国内两家杜莎夫人蜡像馆相继宣布停业,引发业界对这一国际知名娱乐品牌在华发展的广泛关注。继重庆馆今年5月闭馆后,北京馆也于9月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对于闭馆原因,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方面表示,主要由于场馆租约到期以及品牌战略调整。据悉,该馆2014年5月开业时,曾作为北京前门商业街首个国际化娱乐体验场馆备受瞩目。闭馆后,部分经典蜡像将被妥善保存,其余大部分名人蜡像将转移至国内其他分馆继续展出。

作为英国默林娱乐集团旗下知名品牌,杜莎夫人蜡像馆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先后在香港、上海、武汉、北京、重庆开设了5家分馆。随着重庆和北京两馆的关闭,目前国内仅剩3家分馆继续运营。

这一系列变动背后,是该品牌在全球及中国市场面临的经营挑战。默林娱乐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集团全年税前亏损达4.92亿英镑,较2023年扩大一倍多。其中,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暴跌1.63亿英镑,成为集团资产减值最严重的板块。财报特别指出,英国和中国市场的严峻交易环境是导致品牌价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尽管国内分馆从未公开具体经营数据,但近两年客流量和口碑下滑已成不争事实。社交媒体上,不少游客反映北京馆"日常客流稀少",适合悠闲打卡拍照;但更多人认为体验"单调乏味",除非是特定明星的粉丝,否则难以产生重复游览的意愿。

成本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场馆租金。早期进入中国市场时,部分分馆曾获得租金优惠,如上海馆曾享有10年免租期。但随着项目增多,后续分馆在租金谈判中优势不再。二是蜡像维护成本。每尊蜡像需由20名英国工匠耗时3-4个月制作,成本约150万元人民币,空运至中国后还需每日精心维护,确保栩栩如生。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传统蜡像馆模式已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尽管品牌持续通过明星联名活动吸引粉丝,但这类短期营销手段难以转化为长期客流。在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仅靠静态蜡像展示已难以激发年轻群体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默林娱乐集团今年6月已将英国黑池等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运营权移交当地,以优化资产结构。这一举动引发业界对国内剩余分馆战略调整方向的猜测。面对市场变化,香港、上海、武汉三馆将如何应对,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