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十五部门联合推进:借大数据与AI之力,促产品设计、服务及管理决策创新升级

时间:2025-09-12 17:13:25来源:智通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质量认证效能,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新型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分阶段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到2030年,初步建立适应新业态的数字化认证制度框架,形成涵盖10家标杆认证机构和50个示范项目的认证赋能体系;到2035年,建成技术层级分明、创新机制完善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全面适配各行业发展需求。该规划特别强调通过机器可读标准、智能审核系统等技术创新,实现认证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在产业应用层面,指导意见聚焦三大转型方向。新型工业化领域将推行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和工业操作系统认证,试点软件工程全过程认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普及。智慧农业方面,开展智慧农场、牧场认证,同步推进节水产品绿色认证和水利管理体系数字化改造。服务业转型则重点构建覆盖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赋能的系统化认证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广数字公共服务认证,并通过金融科技产品认证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

针对数字产业,指导意见提出建立覆盖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认证体系。在硬件层面,开发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领域的认证制度;在软件层面,完善操作系统、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认证标准。特别强调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认证,推进零信任架构、区块链等新技术在认证中的应用,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机制。

为保障实施效果,文件提出构建智慧监管体系。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质量认证监管大数据中心,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创新"数据画像"监管模式,运用多源数据强化风险预警能力,推动监管方式从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同时要求健全数字化管理和智慧监管平台,逐步建立跨行政区划的网络监管协作机制。

在生态建设方面,指导意见明确多项保障措施。政策层面将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对数字化认证活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标准建设方面,加快制定数字化认证方案、实施流程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国际合作层面,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认证结果互认,支持认证机构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典型案例评选、现场交流等活动,营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良好氛围。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