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汽车行业虚假宣传泛滥,六部门联合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

时间:2025-09-12 18:10:1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成为资本与技术的“角斗场”,大量新势力企业涌入,市场热度空前,但随之而来的行业乱象也引发广泛关注。虚假宣传、技术夸大、恶性竞争等问题频发,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后推诿责任、利用公关手段操控舆论的现象,引发社会对行业规范性的质疑。

技术宣传的“失真”尤为突出。部分企业尚未完成辅助驾驶技术的成熟验证,便以“智驾平权”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试图模糊技术边界。事实上,国际科技巨头谷歌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16年,累计路测超过千万公里,仍未敢宣称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反观国内部分厂商,在技术积累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概念包装抢占市场,暴露出对技术风险和消费者安全的漠视。这种“激进营销”背后,既有法律约束不足的漏洞,也与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的纵容密切相关。

行业恶性竞争的“暗战”同样激烈。车企间动用网络水军、策划“黑公关”事件的现象屡见不鲜。某品牌高管曾公开表示,新车发布前常遭遇针对性抹黑,内容涉及技术缺陷、质量隐患等不实信息,经调查发现多为竞争对手雇佣机构操作。这种以损害行业声誉为代价的竞争,不仅扭曲了市场环境,更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新技术产生信任危机。

续航里程的“注水”问题则成为行业潜规则。多家车企对外宣称的续航数据与实际使用差距显著,部分车型甚至需要打六折才能接近真实水平。这种数据虚标不仅误导消费者,更反映出企业在技术验证环节的敷衍态度。业内人士指出,续航测试标准的不统一、工况模拟的简化,是导致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

国际案例为行业敲响警钟。此前,特斯拉因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引发交通事故,被美国法院判赔17亿元。陪审团认为,企业过度宣传技术能力,导致车主产生错误认知,最终酿成悲剧。这一判决凸显了法律对技术宣传的严格监管,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警示:技术创新的边界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任何夸大其词的营销都将面临法律风险。

针对行业乱象,监管部门已展开行动。9月10日,工信部联合五部门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夸大宣传、恶意诋毁、网络水军等行为。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深挖“黑公关”背后的利益链条,依法追究相关方责任。此举旨在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倒逼企业回归技术本质,重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业内专家表示,只有将法律约束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