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集团正加速推进“一个吉利”战略整合,智驾业务调整与极氪私有化进程双线并进。记者从内部获悉,其智能驾驶业务整合方案仍在优化中,预计9月内完成最终架构调整。此前有消息称,千里智驾已召开合并后首次组织架构宣讲会,披露了融合后的管理框架。
根据公开信息,整合后的千里科技将采用“双CEO”模式:原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出任CEO,前极氪智驾副总裁陈奇担任联席CEO,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杨沐则出任CTO。在研发体系上,千里智驾内部研发部门采用矩阵式管理,除系统开发、平台开发等垂直部门外,新增CTO管理办公室、预研产品线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三个横向部门,分别由杨沐、首席科学家袁平一及陈奇原极氪下属陈保成负责。
不过,吉利内部人士向记者强调,当前披露的组织架构并非最终方案。今年8月,集团宣布将整合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路特斯智驾团队、亿咖通、福瑞泰克等多支智驾力量,组建统一的经营管理团队和职能组织,构建全链路端到端的辅助驾驶能力。此前,各团队独立运作导致技术路线分散、研发效率低下,且单品牌数据量难以支撑智驾系统快速迭代,整合后有望集中资源、降低成本。
在整车业务层面,极氪与吉利汽车集团的融合也取得新进展。9月,极氪与领克成立独立整车研究院,将各品牌整车业务独立管理。至此,吉利集团旗下已形成领克、极氪、吉利三大整车研究院,采用“中央技术平台+独立品牌研究院”模式:中央研究院提供智能座舱、平台架构、智能驾驶等底层技术,各品牌研究院则专注自身产品定义与开发,既实现技术协同,又保持品牌调性。
“这种模式既能通过统一技术平台降本增效,又能让各品牌灵活应对细分市场需求。”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极氪可依托中央技术快速迭代智能驾驶功能,同时保持高端电动品牌的差异化定位;领克则能专注混合动力与智能化融合,强化性能标签。
极氪私有化进程亦进入关键阶段。9月5日,吉利汽车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独立股东以95.14%的高票率通过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私有化议案。此前,吉利汽车与极氪已于7月15日签署正式合并协议,此次议案获批标志着“一个吉利”战略迈出实质性一步。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为解决多品牌协同障碍、杜绝重复投资,管理层于年初决定推动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为单一实体。目前整合稳步推进,若股东大会顺利通过,交割工作有望于年底前完成。此次整合涵盖技术、研发、生产等多领域,旨在通过资源集中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