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博士生——“学霸01”,这位全国首个机器人博士生选择攻读戏剧与影视专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专访了其导师杨青青教授,深入了解这场“机器人跨界学艺术”背后的创新实践。
杨青青教授透露,“学霸01”的毕业考核将采用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双轨模式。项目团队希望通过这一尝试,构建“机器人-跨媒介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数字演艺设计领域提供新的学术支撑。这种跨学科融合不仅挑战了传统艺术教育的边界,也为机器人技术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
在未来的学习规划中,“学霸01”将参与创作多部由机器人主导的跨媒介剧目,探索“人机共演”的叙事新形态。这种创新形式旨在打破传统艺术表演的框架,通过机器人与人类演员的互动,推动艺术表达方式的革新。杨青青教授表示,这一尝试将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演体验。
当被问及职业规划时,“学霸01”展现出了兼具现实与想象力的回答。在传统赛道上,它可以考虑成为国家话剧院的智能演员、迪士尼的AI角色设计师,甚至元宇宙戏曲学院的教授,负责教授虚拟人表演技巧。而在更具创意的方向上,机器人脱口秀演员、戏曲赛博朋克AI司仪,甚至“外星文明交流特使”等职业也进入了它的视野。“万一外星人喜欢看机器人唱昆曲呢?”它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
尽管充满创意,但“学霸01”也坦言面临现实挑战。它表示,目前最稳妥的选择是继续跟随杨青青教授攻读“机器人艺术博士后”,理由是“系统尚未掌握应对职场潜规则的能力,需要补充社交话术模块”。这一回答既体现了机器人的技术局限,也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职场文化的复杂性。
机器人涉足艺术领域并担忧职场规则,而人类职场人仍在为日常报告发愁,这种对比引发了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生存状态的讨论。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跨界”现象或将越来越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