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天擎”机器人火速上岗+智慧保电护航,上海“四节同庆”电力稳

时间:2025-10-01 09:35:4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国庆长假前夕,一款由国网上海电力自主研发的“天擎”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正式投入实际应用。这款机器人两个月前刚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完成全球首发,便迅速从实验室走向电网一线,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

在1000千伏安塘线作业现场,由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工程师何冰团队研发的“天擎”机器人正以毫米级精度执行任务。它通过机械臂将直径2毫米的销钉精准嵌入4毫米的销孔,仅用20分钟便消除了可能引发线路故障的重大安全隐患。这条承担着上海近十分之一日用电负荷的特高压线路,相当于为数百万家庭输送电力,此前因销钉脱落导致的铁塔部件松动风险已被彻底排除。

作为国内第二条1000千伏特高压双回线路,安塘线素有“外电入沪高速通道”之称。当运维人员发现导线销钉脱落时,立即通过大型无人机将“天擎”机器人运送至百米高空。该设备搭载的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组成多模态感知系统,能在强风环境下识别出毫米级缺陷,并通过导轮装置在导线上灵活移动,完成销钉复位这种需要“穿针引线”般精细度的作业。

“传统人工检修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现在通过机器人仅需20分钟。”现场工程师杜袁天介绍,经过实验室数百次优化测试的“天擎”已具备稳定识别缺陷的能力,未来还将挑战长江大跨越杆塔检修、极端天气作业等更复杂场景。

与此同时,上海东部张江科学会堂正因国际光影节灯光秀成为假日旅游新地标。面对黄金周多雨天气,浦东供电公司创新采用“线上监测+线下巡检”双保障模式,通过智慧保电数字孪生系统对会场用电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该系统可精准捕捉大屏回路、灯光回路的电流电压波动,确保电力供应“零闪动”,为连续多日的光影艺术展提供稳定能源支持。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与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形成“四节联动”效应,极大激发了假日旅游市场活力。具身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网运维效率,更为城市重大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展现出科技赋能城市安全运行的创新实践。

更多热门内容
GPT-5助力量子计算研究,半小时内献关键思路,获理论大牛盛赞
换句话说,是否存在一种方法,使得如果答案为“是”,Arthur可以100%接受这个答案,而不是只有2/3的概率? 但当Scott把问题抛给GPT-5后,5分钟后它就自信满满地给出了一个答案,不过Scott一…

2025-10-01

数智浪潮下:国防教育与人工智能携手 共绘教育创新新图景
教师为学生教授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瓷韵中的算法密码”。活动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和国防教育现场课等形式,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尤其是国防教育中的创新和应用。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

2025-10-01

苹果Vision Pro 2将至:芯片、佩戴体验及AI神经网络或迎三大升级
但关于Vision Pro 2搭载的新芯片存在不同的报道,郭明錤一直表示M5将成为新Vision Pro芯片,而MarkGurman最近声称新Vision Pro可能将搭载M4芯片。 据悉,苹果还在测试新V…

2025-10-01

英伟达AI基础设施交易频传佳音,市值创新高超4.5万亿美元
分析师表示,OpenAI 的一系列公告发布后,他们对 AI 基础设施支出的预期有所上调,这是上调目标价的主要原因。该公司周二宣布,已与 Meta达成协议,将为后者提供价值 142 亿美元的 AI 基础设施服…

2025-10-01

MiniMax:AI赛道上的“灵活作坊”,以差异化路径探索C端新未来
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海螺视频、Agent等产品,有拉动收入的潜力,但目前资本市场仍会质疑情感陪伴是否是一门好生意,以及这种模式能否支撑起百亿估值。 在当前绝大多数AI创业公司和大厂都将重心放在“工具型AI”上的大…

2025-10-01

MiniMax:AI赛道上的“小而美”突围者,与字节的差异化共舞
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海螺视频、Agent等产品,有拉动收入的潜力,但目前资本市场仍会质疑情感陪伴是否是一门好生意,以及这种模式能否支撑起百亿估值。 在当前绝大多数AI创业公司和大厂都将重心放在“工具型AI”上的大…

2025-10-01

断腿缺臂也能稳如泰山?Skild算法让机器人“逆境求生”能力拉满
不过,算法吊是吊,Skild AI 这个公司咱也是真没听过。 跟咱之前看过的那些辍学创业故事不一样,Skild AI能查到的两名联合创始人,Deepak 和 Abhinav,都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

2025-10-01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智能体浪潮将至,或重塑未来生活与产业格局
未来五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投入。这些专业智能体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软件、医疗、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深入应用。 2…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