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年AI音乐创作浪潮:程序员借力破圈,市场扩张与行业变革并行

时间:2025-10-17 20:50:45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随着AI音乐创作工具的广泛应用,音乐行业的创作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今年以来,多个由AI辅助生成的音乐作品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原神》玩家结合游戏台词与Suno创作的歌曲《奥奇坎竟是我自己》在B站获得超过630万次播放,成为AI创作能力的标志性案例。这类作品不仅展现了AI在音乐生成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引发了关于创作边界与艺术价值的持续讨论。

程序员群体在AI音乐创作中表现出显著活跃度。今年3月,开发者Yapie通过整合DeepSeek和Make Best Music等工具,仅用数小时便完成以“暗恋到分手”为主题的歌曲《七天爱人》。该作品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后迅速突破200万播放量,并通过版权转让获得数万元收益。这一案例证明,AI工具正在降低音乐创作的技术门槛,同时为创作者开辟新的商业变现路径。

AI生成音乐的质量提升已达到难以分辨的程度。7月,拥有百万级月听众的乐队Velvet Sundown被揭露其作品实际由Suno等AI工具生成,该事件直接推动了行业对AI创作透明度的关注。部分音乐平台随即要求创作者明确标注AI生成内容,以维护内容生态的公平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AI生成的乐曲总量已超过一亿首,预计2026年相关市场收益将达70亿美元。

创作者对AI工具的认知正在发生转变。从最初的质疑到逐步接纳,越来越多音乐人开始将AI定位为创作辅助工具。业内专家指出,AI的核心价值在于“补位”功能:既能帮助缺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实现创作想法,也能为专业创作者提供效率优化方案。例如,通过AI快速生成旋律框架后,创作者可集中精力完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

技术发展层面,多模态创作系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专家预测,未来将出现整合文本、图像、音频的“AI创作操作系统”,使跨媒介创作更加便捷。但需注意的是,尽管AI能够高效模仿流行音乐模式,具有深度情感共鸣和文化特质的作品仍需依赖人类创作者的独特视角。这种局限性恰恰凸显了人机协作的必要性。

AI音乐工具的普及既带来了创作民主化的机遇,也对传统音乐产业构成挑战。版权归属、原创性认定和平台规则等问题持续引发争议。行业观察认为,AI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创作者,更可能形成人机协作的新模式:AI负责技术实现与风格模拟,人类则主导情感表达与创意方向。这种分工或将重新定义音乐产业的创作生态。

更多热门内容
文心4.5衍生模型PaddleOCR-VL登顶HF Trending全球榜首
10月17日消息,HuggingFace官网显示,百度昨晚发布的自研多模态文档解析模型PaddleOCR-VL,发布20小时内即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全球第一。据了解,该模型核心参数仅0.9B,轻量高效,能以极低计算开销精准识别文本、手写汉字、表格、公式、图表等复杂元素,支持109种

2025-10-17

萝卜快跑严正声明:警惕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实施投资类诈骗行为
10月16日,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正声明》。《声明》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 “百度集团”名义开发虚假网站,并组建“福利群”“项目群…

2025-10-17

保时捷电动化遇阻:目标未达、销量利润下滑,调整战略与本土化破局
产品层面,除卡宴电动版外,企业计划2027年前推出纯电718,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续航超500公里,零百加速3.5秒内,主打纯电跑车市场;同时宣布2026年起在中国交付的部分车型将配备本土化车机,接入百度地图、…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