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雄安新区传来重大消息——首颗完全在当地完成生产下线的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正式亮相。这颗卫星的诞生,标志着雄安新区在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集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作为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的首个标志性成果,“雄安一号”聚焦三大核心技术攻关。其中,“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突破了传统卫星的算力瓶颈,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解决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问题,延长卫星在轨寿命;“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则显著提升了动力效率,推动卫星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这颗卫星的研制成功,不仅体现了雄安新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我国卫星星座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其“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将助力通信卫星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业内专家指出,“雄安一号”的下线将吸引更多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落户雄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第三十四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揭晓 众多能源科技人才获殊荣
10月16日,第三十四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在京颁布,共有213名在能源科技和教育战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学生分获能源大奖、青年科技奖、优秀学生奖及家乡教育奖。 在本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名单中…
2025-10-22
无人机缘何“惧风”?抗风试验装置为飞行安全揭秘护航
测试结束后,装置会生成一份 “抗风成绩单”:明确无人机的 “最大安全抗风等级”(比如 “能扛住 6 级持续风,短时扛住 8级阵风”),还会指出短板 —— 比如 “在湍流风里耗电太快,只能飞 15 分钟”“…
2025-10-22
科技助力民生保障,无人机红外巡检为安置房外墙“精准问诊”
只见一架无人机在建筑外立面进行仔细“体检”,对建筑外墙病害进行排查。 无人机搭载了可见光及红外镜头,可以精准捕捉外墙表面的裂缝、剥落及色差等显性病害;同步运行的红外热成像仪则能穿透墙体表层,精准探测内部渗漏、…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