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人形机器人赛道激战正酣:马斯克“稳扎稳打”VS Brett“先声夺人”

时间:2025-10-24 03:20:06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特斯拉与Figure的竞争正从实验室走向公众视野。2025年10月,Figure 03以一支家庭场景一镜到底的演示视频引爆舆论,而同期特斯拉Optimus V3仅释放出金色外壳操作爆米花机的片段。这场“亮相战”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碰撞。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选择让机器人“先被看见”。在X平台发布的视频中,Figure 03无需人工干预便完成叠枕头、避开宠物、取笔记本等任务,指尖可感知3克压力,手掌嵌入微型摄像头,外层覆盖柔性织物以防碰撞。更关键的是,其自研Helix系统实现了“视觉-决策-行动”的闭环,配合加州BotQ工厂年产1.2万台的产能与Project Go-Big数据集,构建起“真实世界记忆库”。这种“先智能后身体”的路径,让Figure在公众认知中迅速占据“未来生活样本”的定位。

特斯拉的马斯克则延续“系统优先”的逻辑。Optimus V3放弃动作捕捉训练,转向纯视频学习——通过分析人类动作数据训练机器人模仿。为提升算力,特斯拉关闭Dojo训练中心,整合AI5与AI6芯片架构,将资源集中于控制系统。但这种“视觉驱动”的方案面临现实挑战:机器人能“看”却无法“触”,每个失误都需在实体机上反复调试。2025年夏季财报会上,马斯克仅透露原型机在工程总部“24小时走动”,量产计划从原定的2025年底推迟至2026年初。

技术分歧的背后,是两家公司资源禀赋的差异。Figure作为初创企业,没有汽车业务或能源网络的包袱,可全力押注人形机器人。其BotQ工厂采用流水线生产,Project Go-Big数据集通过数千台机器人采集厨房、仓库等场景数据,形成“智能-数据-应用”的正向循环。而特斯拉需平衡自动驾驶、能源存储等多条战线,Optimus项目负责人Milan Kovač的离职与供应链执行器短缺问题,进一步拖慢了进度。截至2025年Q3,特斯拉仓库仍堆积大量未安装机械手的Optimus机体。

马斯克的谨慎源于对“失控”的警惕。在《The All-in Podcast》中,他直言机械手是“整个系统最复杂的部件”,其多自由度协调难度“介于Model X与星舰之间”。2025年6月,特斯拉起诉前员工创立的机器人公司窃取机械手技术,暴露出供应链与知识产权的双重风险。这种对“控制权”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先系统后产品”的路线——即使牺牲市场热度,也要确保机器人可控、可制造、可复用。

Brett则选择“用未来点燃现在”。他在采访中强调,Figure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进入世界”,而非停留在实验室。这种思维体现在其快速迭代中:2024年接入OpenAI模型后,Figure 02在厨房整理台面的视频已具备“生活气”;2025年Helix系统上线,BotQ工厂投产,数据集覆盖更多场景。对初创公司而言,抢占公众想象比完善技术更重要——当市场相信“机器人能融入生活”,资本与人才便会自然聚集。

华鑫证券研报指出,特斯拉的“多线并行”导致Optimus进度滞后,但其掌握的能源、制造、供应链能力是产业化关键。当人形机器人进入“百万台级”量产阶段,决定胜负的将不是谁先刷屏,而是谁能让机器人稳定工作。Figure的叙事优势与特斯拉的系统优势,或许会在不同阶段分别主导市场——前者定义“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后者决定“未来如何实现”。

更多热门内容
盒马在浙江宁波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 业务范围多元广泛
大象新闻记者 李莉 杨文丽 10月23日,大象新闻记者获悉,浙江宁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冷智勇,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浙江宁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宁波市,是一家以从事软…

2025-10-24

苏州安嘉AI焊接设备成智能终端标杆 赋能新能源装备制造升级
在近日举办的苏州市“AI+制造”工作推进会暨“模术空间”启动仪式上,苏州安嘉凭借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电驱桥车轴双头脉动闪光对焊机”成功获评苏州市典型智能终端产品,成为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案例之一。 作…

2025-10-24

具身智能浪潮下:传感器站上“C位”,国产技术突围正当时
在大会的聚光灯下,一个产业共识正在形成:具身智能机器人这片蓝海市场,正以澎湃动能撬动国内千亿级的传感器市场,在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的传统疆域之外,为传感器产业开辟出新的下游应用“增长极”。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

2025-10-24

《2025智能体发展蓝图:应用场景拓展与治理制度保障双轨并行》
全球智能体行业高速发展,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554亿元,预计2030年达8250亿元,技术上向“云-边-端”协同演进,应用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落地,在客服、数据分析等场景渗透率较高,产业形成“通用平台-垂直…

2025-10-24

人形机器人赛道激战正酣:马斯克与Brett的“造梦”与“造实”之争
39岁的Brett正在把Figure03变成一段人人可见的“未来样本”;而54岁的马斯克,或许正面临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当未来需要被看见的那一刻,他会不会慢了半拍?2021年8月,马斯克在Tesla AI…

2025-10-24

深圳科学家领衔跨维智能:仿真系统赋能机器人,数亿融资助力商业落地
在商业化上,当多数同行仍在讨论Sim2Real技术可行性时,跨维智能已凭借“仿真-感知-决策”系统,成为业内唯一在该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团队。 2025年1月底,跨维智能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W1,与优…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