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颠覆了消费者对于德系与日系车一贯的认知。
长久以来,德系车以其耐用性著称,被视为抗跌的典范;而日系车则因保值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这一局面正在悄然改变。速腾,这款曾经的“合资神车”,其指导价格一度高达12.79万元起,如今裸车价格已暴跌至8.39万元,降价幅度令人咋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优惠,而是品牌自身价值的缩水。
日系车方面,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轩逸为例,这款原本走亲民路线的车型,如今也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降价策略,起售价已降至8.98万元。锋兰达、荣放、迈腾等车型也未能幸免,优惠幅度普遍达到3至4万元。
这轮降价潮并非车市常规的年初促销,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曾经高高在上的德日合资品牌,如今不得不与国产品牌展开贴身肉搏。那些曾经以“品牌溢价”自居的车型,如今也只能依靠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进店。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股降价风暴已经蔓延至豪华车市场。雷克萨斯,这个曾经高冷到让人加价排队的品牌,如今也悄然放下了身段,在终端市场开启了清仓式大促。其经典的ES系列,部分地区优惠高达8万元,甚至有经销商直接给出直降10万元的报价,起售价已跌破20万元大关。
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同样未能幸免。奥迪A4L,这款曾经32万元起步的德系代表作,如今最低19.88万元即可落地。奔驰C级更是价格大跳水,新款车型指导价33.68万元,如今起售价已降至21.48万元,整整便宜了12万元。宝马3系、5系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降价压力。
这场降价风暴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降维打击”。过去,二十多万的价格可能只能买到一辆配置简陋的奥迪A4L丐版。而如今,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可以买到配置丰富的纯电轿跑SUV,或者智能化程度极高的大空间轿车。这些新能源车不仅拥有更低的用车成本,还能通过OTA更新不断提升车辆性能。
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更是在这场竞争中大放异彩。其最新发布的比亚迪秦 L EV车型,配备了冷暖冰箱、天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高端配置,售价却仅为11.98万元起。这样的价格优势和产品实力,无疑给燃油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总体来看,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能源车的崛起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趋势,而是正在逐步动摇燃油车的根基。面对这样的市场变革,部分油车品牌能否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已经成为了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