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发起式基金清盘潮起,申万菱信等基金公司如何应对规模困境?

时间:2025-08-08 23:32:28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基金市场再现发起式基金的清盘风潮,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申万菱信基金旗下的两只发起式基金——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和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相继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

公告显示,这两只基金均因成立三年后资产规模未能达到2亿元的门槛,触发了基金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情形。具体来看,这两只基金的合同生效日均为2022年8月2日,而到了2025年8月2日,它们的资产规模均未能达标,因此不得不进入清算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申万菱信基金今年首次遭遇产品清盘。实际上,该基金年内已有多只发起式基金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从全市场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某一时间点,清盘的基金总数达到了160只,其中发起式基金占比近40%,这一比例相当之高。

那么,为何发起式基金在今年会面临如此大规模的清盘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主要反映了基金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在资源加速向优质基金集中的背景下,业绩不佳或缺乏竞争力的基金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发起式基金的清盘机制也加剧了这一现象,因为它们需要在成立满三年后达到一定的资产规模,否则就会自动终止合同。

与此同时,大量发起式基金的清盘也暴露出了一些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上的盲目性。一些基金公司为了追求市场热点,批量成立发起式基金,但赛道退潮后业绩崩塌,导致这些基金难以在三年内实现规模的增长,最终只能面临清盘的命运。

面对这一现状,基金公司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避免基金的清盘。一方面,他们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对基金产品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加强投资者持有体验管理,降低业绩波动导致的赎回压力。

对于即将面临三年规模考核的发起式基金来说,时间紧迫且挑战重重。它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投资者申购以提升规模,但这并不容易。因此,基金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基金的业绩表现和规模管理,同时加强产品设计、投资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确保基金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并持续发展。

大量发起式基金的清盘不仅反映了基金行业的竞争态势和淘汰机制,也对投资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促使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更加谨慎,对基金的业绩、规模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基金公司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