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披露了一则关于OpenAI创始人山姆·奥尔特曼的访谈内容。奥尔特曼在访谈中深刻指出,美国对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存在低估,尤其是下一代AI技术方面。他强调,仅仅依靠芯片管制来应对中国AI的挑战,并非一个有效的策略。
奥尔特曼特别提到了几个来自中国的AI模型,如DeepSeek和Kimi K2,他认为这些模型给OpenAI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他透露,正是这些竞争因素促使OpenAI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发布开源模型。这一战略转变对于这家长期坚守闭源策略的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转折。
在访谈中,奥尔特曼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在AI推理能力方面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而且在研究、产品开发等多个层面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他认为,当前的中美AI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排行榜上的简单领先与落后,而是深入到了技术、应用和市场等多个维度。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OpenAI正式发布了其六年来首批开放权重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这一举动标志着OpenAI在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也是自2019年GPT-2发布以来,该公司首次向外界开源其模型。这一转变无疑将加剧AI领域的竞争态势。
奥尔特曼坦诚地表示,来自中国模型的竞争确实是促使OpenAI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强调:“很明显,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中国的开源模型将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他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不是OpenAI做出开源决定的唯一原因,但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