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京东入局汽车销售,埃安UT换电版搭上流量快车,能否破局突围?

时间:2025-10-22 06:23:30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京东日前宣布,将在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携手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一款定位“国民好车”的纯电动车型。与小米自建工厂、华为技术赋能模式不同,京东此次合作聚焦销售端与用户需求洞察,车辆硬件生产全权交由广汽与宁德时代负责,自身不参与整车制造。

随着预热信息逐步释放,这款新车的核心参数已通过预约界面公开。官方强调其安全性能,包括“超过7吨承重能力”“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半隐藏式安全门把手”以及“麋鹿测试成绩超过75km/h”等数据。其中,半隐藏门把手设计因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引发关注,而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款的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技术更成为焦点。该技术通过单次冲压成型替代传统多零件焊接,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与成本,凸显了新车对安全与效率的双重追求。

尽管京东未直接公布车型信息,但多方线索指向这款“国民好车”或为埃安UT换电版。行业分析指出,广汽与宁德时代作为合作方,更可能基于现有成熟车型进行定制化改造,而非为京东单独开发全新产品。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技术的稀缺性成为关键证据——目前全球仅特斯拉Cybertruck与广汽埃安UT采用该设计。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的合作车企中,广汽是首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其埃安UT、埃安RT等车型已确认搭载该技术。

根据工信部数据,埃安UT换电版将配备54.036kWh电池组,纯电续航达500公里,较现款车型提升80公里。价格方面,现款埃安UT售价区间为6.98万至10.18万元,换电版因技术升级可能小幅上探,高配版本预计不超过12万元。这一定价策略旨在10万元级纯电小型车市场争夺份额,该领域目前由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车型主导,埃安UT月销量约5000辆,尚未进入第一梯队。

“换电”是埃安UT换电版的核心卖点之一。官方宣称车辆可在99秒内完成换电,并计划今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明年增至2500座。然而,当前换电市场除蔚来外,其他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广汽选择与京东合作,正是希望通过后者数亿用户资源与“双十一”流量,弥补自身换电体系成熟度不足的短板。

京东入局汽车销售引发争议。部分观点质疑电商跨界造车的可行性,但澄清后发现,京东仅负责销售与用户运营,硬件生产仍由传统车企把控,质疑声随之减弱。真正的挑战在于:消费者是否愿意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汽车这一大宗消费品?试驾体验、售后保障等线下环节仍是线上购车的障碍。

不过,线上购车已非新鲜事。今年国庆期间,五菱汽车通过抖音团购售出2500辆车,成交额达2.8亿元,证明线上渠道的潜力。长安、比亚迪等车企也加大线上资源投入,但多数企业仅公布引流数据,鲜少披露实际销量,暗示线上转化率仍待提升。五菱的成功源于其“高性价比”定位,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于线下体验需求,而其他车型因定价较高或市场地位不稳,线上转化难度更大。

埃安UT换电版面临类似困境。在纯电小型车市场,其品牌影响力不及五菱宏光MINIEV,后者已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代名词。埃安UT月销量5000辆的成绩,在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竞品挤压下难言突出,线上转化需克服品牌认知不足的短板。

短期来看,京东的流量与汽车生态链优势可为埃安UT换电版带来关注度,甚至在“双十一”期间实现销量突破。但长期而言,线下销量根基薄弱与品牌认知缺失仍是硬伤。汽车消费依赖线下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仅靠流量难以支撑长期增长。若无法夯实线下体验与品牌口碑,即使流量再高,也可能陷入“高关注、低转化”的困境。

更多热门内容
2025企业级AI大模型落地:现状剖析、挑战洞察与可信系统构建路径
除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代表的DeepSeek模型在央国企中展现出强劲的部署势头外,由头部科技企业推出的通用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底座、完善的云服务生态以及在各自…

2025-10-22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中国市场崛起,全球业绩疲软难题待解
头部企业中,特斯拉通过内部资金支持Optimus项目,波士顿动力被现代汽车收购后获得持续投资;中国方面,优必选已于2023年在港股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宇树科技在2022年完成B轮融资,金额近1亿美元,投资…

2025-10-22

珞石十年磨一剑:以全栈技术为基,三款具身智能新品亮相IROS
从2016年自主研发国内首个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系统,到2025年通过具身智能技术服务上百个客户,珞石用近十年的底层技术积淀证明:机器人企业真正的具身智能之路,本质上是以机器人核心技术为根、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的必…

2025-10-22

中工互联智振:借大赛之力 促技术人才双进 铸工业智能体新辉煌
启动式上,作为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之一,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互联”)创始人、董事长智振在谈起参与本次赛事的初衷时,道出了4个方面的缘由:以赛促用,加速自主技术平台的实战检验与…

2025-10-22

固态电池迎三大突破!续航有望破千公里,电车时代新曙光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在电池…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