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日产宣布将携手步入合并轨道,这一消息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波澜。两大日本汽车制造商已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以此作为合并的框架,而双方均将成为这家新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合并计划还意图将三菱汽车纳入其中,进一步壮大这一汽车联盟的实力。
本田和日产,作为日本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若加上三菱汽车的加入,按去年销量计算,新集团年销量将高达800万辆,足以跻身全球汽车集团前三甲,仅次于丰田集团和大众集团。这一合并无疑将极大地增强新集团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合并的背后,是本田与日产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无奈选择。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本田和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遭遇了显著下滑。数据显示,本田和日产在华销量均出现大幅下跌,迫使两家公司不得不削减在华工厂的产能。
财务方面,本田和日产也未能幸免。2025上半财年财报显示,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日产更是遭遇了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也同步下滑。面对这样的困境,本田和日产选择合并,希望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成本支出,共同应对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
然而,合并之路并非坦途。业内对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持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日产在电动化方面进展缓慢,战略不明确,而本田虽然在电动化方面有一定储备,但转型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大量资金,资金压力巨大。因此,两家公司能否通过合并实现真正的“取暖”,尚存疑问。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指出,本田和日产在战略和产品上存在重合度较高的问题,需要砍掉部分重叠产品,尽快实现全系列产品的新能源化。而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更是直言,日产寻求与本田合并是出于恐慌模式,这一举措并非务实之举,两家公司在产品和区域市场上很难找到协同效应。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日产和本田的合并产业互补意义不大,两者都面临着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和市场萎缩的压力。他认为,本田和日产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顺应全球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
对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前景,崔东树持悲观态度。他认为,两家公司需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投入,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实现产品创新,才能真正赋能其全球化发展。然而,合并之路充满挑战,本田和日产能否通过合并实现真正的共赢,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