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海作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遥遥领先的城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有效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在今年的上海两会期间,这一议题成为了多位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市场渗透率高达31.55%。而在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更是突破了130万辆大关,稳居全球城市之首。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激增,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已经达到了62.3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攀升至120万吨,而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更是将激增至600万吨。如此庞大的退役电池量,无疑给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带来了巨大压力。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祖强与浦东新区人大代表郝皓共同指出,废旧动力电池中蕴含着丰富的镍、钴、锰等金属元素,若能得到妥善回收和处理,不仅能够显著减轻环境污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相关资源的稀缺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为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制度框架,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吴祖强透露,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范化回收率尚不足25%,而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虽然注册量已突破4.2万家,但真正具备资质并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却仅有156家,这导致了“黑市”交易的猖獗。
针对这一问题,吴祖强提出了多项建议。他呼吁建立统一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商和售后服务点设立专门的电池回收点,以便更好地收集和处理退役电池。同时,他还建议加强溯源管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追踪,确保每一块电池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吴祖强还强调了完善法规政策的重要性。他建议上海加强地方立法,明确电池回收各环节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汽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回收企业等。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回收行为,并出台针对正规回收企业的激励政策,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动力电池的回收工作中来。
在提案中,上海市政协委员刘刚、李和兴等多名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建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设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工程,通过集中测试和推广先进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为全国范围内的动力电池回收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上海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回收网络、强化监管执法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上海有望在未来构建起一个高效、规范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