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哈工大校区的火箭广场上,随着倒计时的结束,一阵阵轰鸣声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呼响彻云霄。由《固体模型火箭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生们自主设计的模型火箭腾空而起,随后在自动开伞装置的帮助下安全着陆,这一幕成为了迎接中国航天日的独特庆祝方式。
这门课程由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的林泳辰老师主讲,它不仅面向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本科生,还对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相关高校学生开放。课程紧密围绕“航天强国”战略,通过模拟真实发射任务,让学生们从设计、制造、测试、迭代、发射到评估,体验航天系统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在这个学期,来自机械、光电、材料、自动化、能动等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们组成了跨学科、跨学校的团队,共同设计并制作了五组模型火箭。在实验中,这些火箭都成功完成了安全发射和自动回收的任务。这种协作模式正是我国航天工程中“万人一杆枪”精神的真实写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航天精神,并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发射结束后,学生们兴奋地与自己制作的火箭在火箭广场上合影留念。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火箭冲上云霄,那一刻科技带来的自豪感真是难以言表。”“制作火箭的过程真是太有趣了!我深切感受到了哈工大浓厚的航天文化氛围。”
据课程团队的老师介绍,这门课程不仅是一次工程实践的尝试,更是一次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课堂。它让航天梦想在青年学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是跨学科培养杰出人才的生动实践。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和自信。
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带着这份热爱和梦想,继续在科技的道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