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电车寒冬已至,头部车企备战,新造车如何破局?

时间:2025-05-10 10:54:1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近期,各大汽车制造商陆续揭晓了4月份的销量成绩单,众多新兴电动车企纷纷宣称业绩亮眼,同比增幅显著。然而,若与2024年的辉煌时期相比,电动车市场已明显降温,行业领头羊更是深切感受到了市场寒冬的严峻,正积极寻求利润增长,以备不时之需。

以电动车行业的领军者为例,其2024年曾单月售出50万辆车,而到了今年4月,即便采取了进一步降价策略,销量也仅达到38万辆,与巅峰时期相比减少了超过12万辆。更为关键的是,4月份的环比增长率不足1%,这表明即便价格战愈演愈烈,也难以有效提振销量。

新兴电动车企同样面临挑战,4月份销量冠军也仅售出了约4.1万辆车,与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9000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车企的销量支柱多为售价在10万元出头的车型,高端市场的拓展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市场分析指出,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均呈现下滑趋势。当前,增长最快的燃油车型集中在10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而电动车则集中在15万至20万元区间。曾经以销售30万元以上车型为主的电动车企,如今也推出了20万元左右的车型,但4月份销量仅为3.39万辆。

电动车市场的衰退,除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任度下降外,还与传统车企的强势反击密不可分。特别是外资车企,通过大幅降价来稳固市场份额,成效显著。大众、丰田等外资车企销量反弹,部分周销量增幅甚至超过两成,显示出消费者对外资车的重新认可。在电动车安全隐患频发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选择回归外资车的怀抱。

燃油车市场虽被逼至绝境,但已展现出顽强的反击势头。电动车虽然同比数据依然亮眼,但与巅峰时期相比已大幅下滑。今年以来,电动车市场的价格战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双方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比拼的是耐力与消耗。头部车企凭借良好的利润表现,外资车企则依靠欧美市场的丰厚利润支撑,而众多新兴电动车企则深陷亏损泥潭,在这场消耗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更多热门内容
2025企业级AI大模型落地:现状剖析、挑战洞察与可信系统构建路径
除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代表的DeepSeek模型在央国企中展现出强劲的部署势头外,由头部科技企业推出的通用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底座、完善的云服务生态以及在各自…

2025-10-22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中国市场崛起,全球业绩疲软难题待解
头部企业中,特斯拉通过内部资金支持Optimus项目,波士顿动力被现代汽车收购后获得持续投资;中国方面,优必选已于2023年在港股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宇树科技在2022年完成B轮融资,金额近1亿美元,投资…

2025-10-22

珞石十年磨一剑:以全栈技术为基,三款具身智能新品亮相IROS
从2016年自主研发国内首个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系统,到2025年通过具身智能技术服务上百个客户,珞石用近十年的底层技术积淀证明:机器人企业真正的具身智能之路,本质上是以机器人核心技术为根、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的必…

2025-10-22

中工互联智振:借大赛之力 促技术人才双进 铸工业智能体新辉煌
启动式上,作为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之一,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互联”)创始人、董事长智振在谈起参与本次赛事的初衷时,道出了4个方面的缘由:以赛促用,加速自主技术平台的实战检验与…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