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奶粉面临市场挑战,AI与全球化战略受质疑
在婴幼儿奶粉行业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飞鹤奶粉近年来虽依旧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但其业绩却开始显露疲态。近日,飞鹤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其AI生态体系及全生命周期AI服务场景,试图通过AI技术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此举能否帮助飞鹤扭转局势,仍待观察。
据了解,飞鹤在大会上不仅展示了其AI技术成果,还推出了AI功能营养品,并重点介绍了三大核心AI应用。这一系列动作表明,飞鹤正在积极拥抱AI技术,以期提高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与此同时,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却显得相对吝啬。数据显示,近年来飞鹤的研发成本占比有限,且有下滑趋势,而其销售及经销开支却持续攀升,不断侵蚀利润空间。
市场分析师指出,飞鹤在AI技术上的投入显然不足,与其大手笔的宣传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导致飞鹤在AI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事实上,AI技术需要企业在硬件建设、算力支撑和场景适配等多个维度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而飞鹤显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飞鹤还试图通过全球化战略来平衡国内市场的下行压力。近年来,飞鹤积极布局海外婴幼儿奶粉市场,尤其是在高出生率国家和地区。然而,海外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同样激烈,达能、雀巢等国际老牌乳企已占据主导地位。飞鹤想要在这些市场成功突围,并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飞鹤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关键诱因在于其成功抓住了消费者市场的焦虑情绪。在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消费者对低端奶粉失去信任,盲目追求高端奶粉。飞鹤凭借高价策略和大手笔营销策略,成功切入高端市场,并获得了亮眼的业绩。然而,在海外市场,飞鹤很难再复制这一成功模式。因为海外市场的监管更为严苛,消费者更为理性,飞鹤很难再靠简单的高价策略和大手笔营销来打动消费者。
目前,飞鹤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其在美国市场的营收逐年下降,而在加拿大市场也未能取得显著增长。这表明,飞鹤的全球化战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未来,飞鹤需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飞鹤奶粉作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领军企业,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在红利消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飞鹤需要调整战略方向,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才能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否则,飞鹤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最终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