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放弃海外高薪,23载铸就FAST,南仁东以毕生心血托起中国天文梦

时间:2025-11-07 19:39:22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国家天文台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病情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后辞世,享年72岁。这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中国天文学事业的科学家,用23年时间将一个大胆构想变为现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国际天文界还在讨论下一代射电望远镜的可行性时,已在海外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仁东做出了惊人决定:放弃国外相当于国内年薪365倍的高薪职位,回国主持FAST项目。这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科学家,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只为实现中国天文学人的百年梦想。在选址阶段,他带领团队翻越贵州群山,历时数年考察300余处地质点,最终选定兼具科学价值与经济性的喀斯特洼地,这项创新方案为国家节省建设成本近30亿元。

项目推进过程中,南仁东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韧性。为争取国际支持,他频繁往返于国内外学术会议,用充满激情的演讲打动各方;为通过国家立项评审,他带领团队完成数万页技术文档;为解决资金缺口,他甚至亲自参与设备调试。这种科学家与"推销员"的双重身份转换,源于他对中国天文学走向世界的坚定信念。在他的坚持下,FAST从图纸走向现实,其灵敏度达到德国波恩望远镜的10倍、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25倍,能够捕捉137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

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无私的奉献精神。项目建设中,他始终将年轻科研人员推向前台,自己甘当幕后支撑。当团队遭遇技术瓶颈时,他连续72小时守在实验室;当青年学者产生动摇时,他用"我们不仅要看见星空,更要触摸宇宙"的话语激励后人。如今,FAST已成为国际天文界的重要平台,在暗物质探测、黑洞研究、地外文明搜索等领域持续产出重大成果。

南仁东用生命诠释了科学家的使命担当。他的办公室始终摆放着贵州山区的地质模型,墙上挂满项目推进的时间表,书架上堆满未及拆封的学术资料。这些遗物见证着一位科学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崇高境界。虽然他已远行,但FAST镜面反射的星光中,永远跃动着这位追梦人的精神光芒。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