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神舟二十号遇太空碎片挑战,中国航天如何护航天员安全返程?

时间:2025-11-07 19:43:09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近日,中国空间站遭遇了一次意外的太空碎片撞击,导致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返回时间由原定的11月5日调整为“待定”。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太空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场太空安全考验背后的专业知识。

自人类开启太空探索以来,太空垃圾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目前,科学家能够持续追踪的直径超过10厘米的大型太空垃圾已超过4.4万个,而直径在1厘米至10厘米之间、可能对航天器构成威胁的小型碎片数量更是超过100万个。这些碎片以接近每秒7.9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高速飞行,其动能相当于普通子弹的几十倍,即使是最微小的碎片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空间站遭遇碎片撞击的危险程度,堪比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鸟击。对于直径超过10厘米的大型碎片,航天器通常会采取主动规避措施,通过调整轨道来避免碰撞。然而,轨道调整是一项复杂的操作,需要精确计算以实现最小燃料消耗和最大避险效果,同时尽量减少对其他航天任务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空间站不断完善碰撞预警和规避机制,提升了低轨小目标轨道预报的精度和空间站主动规避碰撞的能力,已多次成功实施碎片规避操作。对于小型太空碎片,我国早已制定了应对方案。早在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航天员就开始在空间站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在神舟二十号任务中,乘组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和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其中包括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舱外辅助装置的装配以及舱外设施的巡检等工作。

尽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不断升级,许多小型碎片对空间站的影响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撞击发生在关键部位,仍可能带来严重风险。例如,推进舱的燃料管路被击穿可能导致燃料泄漏;太阳翼受损会影响空间站的供电效率;而最严重的情况是轨道偏离。航天器在轨道上飞行时,即使轻微的轨道偏离,相对于地球也可能意味着数百公里的偏移,这对航天员返回地球构成极大威胁。

关于神舟二十号的具体返回时间,官方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航天员和地面科研人员正在全力排除隐患,确保乘组安全返回。此前,神舟二十号选择在11月中旬返回,是经过多重因素考虑的结果:避开太阳耀斑对返回舱通信的干扰;调整轨道高度以确保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的最佳角度;选择地面气象条件较好的时段返程。为了赶上这轮返回窗口,航天员们正在加快工作进度,克服各种困难。

即使太空碎片造成的损伤难以修复,我国也有完善的应急预案。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采用“发一备一”模式,即只要航天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发射场就会有一艘新的神舟飞船随时待命,最快可在一周多时间内发射升空接回航天员。目前,神舟二十一号已抵达空间站,发射场的神舟二十二号也处于待命状态,具备快速发射能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