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宝正式推出了其备受瞩目的大会员体系,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在大消费平台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体系通过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平台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覆盖购物、外卖、出行、旅游的一体化会员体验。
8月6日,淘宝宣布,用户在三大平台的消费均可累积淘气值,淘气值的不同等级将决定会员身份及相应权益。这一举措不仅是对6月23日阿里内部结构调整的延续,当时饿了么与飞猪被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形成统一作战格局,更体现了阿里将淘宝从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的决心。
在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深度协同尤为引人注目。这一合作背后的驱动力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时随地买一切”。阿里希望通过一套架构覆盖用户的全场景消费,从而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构建大会员体系,不仅是阿里的防守策略,意在稳住核心消费半径,更是其进攻手段,旨在将更多生活场景纳入同一套运营逻辑。这一体系不仅有助于留住淘宝用户,进入本地生活和出行市场,还能通过优化平台机制,引导资源合理高效配置,推动从“商品交易”到“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员体系的打通,背后有着两大结构性趋势的驱动。一方面,外部环境已从“流量红利”转向“效率红利”。在移动互联网早期,快速孵化或并购成为布局多元化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高效满足需求成为更高优先级。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指出,超级应用因能集成广泛的服务与功能,使用户在单一App内完成多种任务,正在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消费坐标也从“单场景竞争”转向“全场景占位”。服务零售已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平台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GMV转向谁能覆盖更多场景、绑定更深的用户关系。统一会员体系成为沉淀用户资产、贯通购物-外卖-出行-旅游链路的最直接方式。
淘宝大会员体系分为六个等级,从青铜到黑钻,覆盖了从普通用户到高净值用户的全部人群。淘气值的积累不再局限于淘宝购物,而是扩展到饿了么、飞猪等消费场景,使淘气值从电商忠诚度指标升级为跨场景的消费价值评估体系。
这种跨场景的交叉价值,可以参考Costco的会员制逻辑。Costco通过精选SKU、自有品牌、会员制等策略,形成闭环体系,让用户每次购买都加深对平台的信任与依赖。淘宝大会员体系同样旨在将过去消费场景中散落的关联点系统化、基础化,建立一个具有成长性的完备商业体系。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整合已初步验证了这种跨场景体系的威力。在淘宝闪购启动的500亿元平台消费券计划推动下,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DAU达到2亿。这不仅是一次补贴带来的短期刺激,更是跨场景用户资产整合的前期验证。
在阿里完整的生态矩阵中,统一会员和淘气值系统让用户在一个场景的消费行为可以在另一个场景释放附加价值,降低获客成本、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升场景渗透率。这种“跨场景价值放大”的普惠性增长逻辑已在淘宝闪购上显现,大量中小商家迎来“订单、收入双增长”。
高频即时零售不仅能带动低频商品,还能在全品类增长中起到放大器作用。这种基于大消费平台创新的影响不仅限于平台层面,更通过产业链传导,激发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力,实现商业生态的升级和就业空间的拓展。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消费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流通是市场循环的“大动脉”。阿里的大会员体系不仅打通了权益,更打通了跨行业的消费关系网,为多场景融合创造了可持续的增长引擎。这一体系的推出,标志着阿里在数字化流通体系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动行业从零和竞争走向生态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