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电驱,这家源自1984年的电机业务企业,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在A股之外,再添H股的资本舞台。自6月宣布赴港上市计划以来,卧龙电驱的动态备受市场瞩目。8月13日,招股书的一纸公告,不仅标志着其向“A+H”双重上市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也引发了股价的强烈反响。次日,公司股价强势涨停,市值一举突破430亿元人民币大关。
卧龙电驱的成长轨迹,是一部跨国并购与自主创新的交响曲。从最初的小型电机业务起步,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卧龙电驱的足迹遍布全球。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设立了45家工厂,业务覆盖五大洲,2024年的收入更是突破了160亿元人民币。其产品线涵盖电机、发电机、驱动控制、风机、变压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五大核心业务板块,为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以及机器人等多个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回顾其发展历程,卧龙电驱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迅速扩大了国际版图。从欧洲第三大电机制造企业ATB集团,到意大利机器人生产线解决方案提供商SIR,再到中国防爆电机领域的佼佼者卧龙南阳集团,卧龙电驱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切入了行业的关键节点。公司还纳入了多个欧洲知名工业品牌,形成了覆盖全品类的品牌矩阵。
在客户方面,卧龙电驱的名单上星光熠熠,比亚迪、阿里巴巴、采埃孚、海尔、吉利、中国石化、日本松下等行业巨头均位列其中。其市场地位也不容小觑,按2024年收入计算,卧龙电驱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排名第四,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排名第五。
面对未来,卧龙电驱的布局同样充满前瞻性。公司不仅剥离了非核心业务,聚焦电驱赛道,还积极拥抱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卧龙电驱早已布局多年,2015年便涉足该领域,2023年又进一步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组件开发及工业应用。公司还战略投资了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智元机器人,以期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然而,尽管卧龙电驱在新兴领域的布局雄心勃勃,但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新能源交通电驱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集中度高的挑战。2024年,该业务收入骤降36%,今年上半年毛利更是腰斩。面对这一困境,卧龙电驱正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向新能源商用车等其他领域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交通电驱业务遭遇挑战,但卧龙电驱的防爆、工业和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投证券等研究机构指出,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的推进,航空电机作为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有望为卧龙电驱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盈利能力方面,卧龙电驱近年来呈现出波动态势。2022年至2024年期间,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和8.3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期内利润同比增长33.96%至5.48亿元。这一增长态势,无疑为卧龙电驱的港股上市之路增添了几分信心。